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588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楊維駿 - 簡介
⠦劧𖭩翯昆明人。1945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政治係。同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
曾任雲南大學學生自治會主席、民盟雲南省臨時工委副主任委員。
建國後,曆任民盟雲南省委秘書長、副主任委員和中央委員,雲南省第五、六屆政協副主席。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0年12月17日,89歲高齡的雲南省政協原副主席楊維駿坐著政府專配用車,為12名失地農民代表開道,帶其到雲南省政協反映問題。被網友稱為“最可愛官員”。
楊維駿 - 上訪事件
⠩㤺村民都是昆明市西山區福海社區韓家灣村的。他們要反映的問題是,政府拆遷安置政策不合理。
昆明市西山區福海社區韓家灣村有8個自然村組要拆遷,1700畝耕地要被征用,房屋在今年年初被限期拆除,政府沒有出示征地手續,每畝25萬元的征地款也未發放,冬天到了,安置房至今沒有下落。村民曾去上訪過80多次,去過省委省政府、省人大政協、市區政府,但事情毫無進展。
12月17日,韓家灣村的400多名村民到社區街道辦,要求政府出示土地征用與拆遷的相關手續,遭到拒絕。在村民中,有個從雲南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他給已經退休的副省級官員楊維駿打電話,反映問題。
12月17日,楊維駿從村民處聽聞這一消息後,從雲南省政協老幹部處借調一名工作人員,並乘坐專車趕到現場。
到達現場後,楊維駿命人拍照、攝像取證,並帶著村民去省政協,“政協能監督政府,沒有我帶路,農民肯定進不了大門。”
12月18日,雲南省政協老幹部處一處長和楊維駿就帶領村民上訪問題辯論了2個多小時。該處長認為,楊不該以省政協原副主席的身份帶上訪農民進入省政協大院,稱農民有冤屈應走正常渠道反映問題。
楊維駿回應說,“我為什麽不能以退休幹部身份,為群眾反映問題?”
楊維駿表示,當時了解到這群失地農民的處境,覺得十分可憐,他們的土地和房子都被政府征用了,但各種手續都沒有,安置房也沒有下落,他們四處上訪,到有關部門信訪都沒用,都在踢皮球,省裏打到市裏,市裏推到區裏,區裏又說沒權做主,我既然是省政協退休的副主席,群眾找到我,那我有義務將這個情況反映給省政協,政協對政府不是有監督職責嗎。
農民自己去的話,連政協的大門也進不去,有門衛,領導不會見他們,我畢竟是有級別的,我的配車可以暢通帶著他們進去,能引起一些領導的重視,老百姓自己去信訪,拖到猴年馬月也不見得有人管,農民太可憐了,有些官員對待群眾的感情太淡薄,太冷漠。
到省政協,先找分管老幹部處的一個副秘書長說要到信訪處反映這群農民的問題,這個副秘書長就說要請示領導,要走相關程序的審批,楊維駿當時就怒了,救命的事,能拖嗎,就帶著農民直奔信訪處,結果整個辦公室一個人都沒有,當時是周五上午,這很不正常。11點半,楊維駿讓農民回家,自己就直接去了省國土資源廳遞交了反映材料。
當政協老幹部處的一位處長來楊維駿家責怪他開著專車帶群眾去政府上訪不妥,他很是憤慨,作為一個為群眾和政府工作多年的老幹部,發揮餘熱體恤民情,反映民生疾苦本無可厚非,楊維駿覺得人民培養一個幹部那麽多年,幹部反過來不知道報效自己的衣食父母,這和動物有啥區別。
楊維駿2010年快90歲了,按說應該像許多退休老幹部那樣養花種草頤養天年,但總覺得自己還能為人民做些事情,直言與反腐敗是我一輩子堅持在做的事,楊維駿在位的時候,遇見這種農民他還是會了解情況,確定是政府或某個部門的責任我依然會專車開道親自為其請命,占著官位不為民辦事那是對人民犯罪。
許多在職或退下來的幹部都很敬佩,很讚賞這種做法,當然也有人內心可能不認可,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些反對的官員,他覺得大多是隻唯上、不唯民的人,價值觀不同不相為謀。
楊維駿 - 網絡走紅
楊維駿專車帶道為民請命的事在網絡傳開後,很多人稱他為最可愛的官員。
對網絡走紅一事,他表示作為一個卸任幹部為群眾反映訴求沒什麽值得讚頌的,如果引起了網民的轟動,那隻能說現在的官員真正為民辦事,對人民充滿感情的官員變少了,我也遇見一些幹部對群眾趾高氣揚、出去都講豪華排場,這些官員已經脫離群眾了。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发表评论